【古籍摘要】
1.《本草經集注》:“畏菟絲子。”
2.《唐本草》:“畏貝母、大黃。”
3.《日華子本草》:“忌蒜。配地骨皮:除熱。”
來源
本品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。
別名
牡丹根皮、丹皮、丹根
產地分布
主產安徽、四川、甘肅、陜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山東、貴州。以安徽銅陵鳳凰山產者質量最優,習稱鳳丹。
采收加工
秋季采挖根部,除去細根和泥沙,剝取根皮,曬干或刮去粗皮,除去木心,曬干。前者習稱連丹皮,后者習稱刮丹皮。
性狀
【性狀】 連丹皮 呈筒狀或半筒狀,有縱剖開的裂縫,略向內卷曲或張開,長5~20cm,直徑0.5~1.2cm,厚0.1~0.4cm。外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,有多數橫長皮孔樣突起和細根痕,栓皮脫落處粉紅色;內表面淡灰黃色或淺棕色,有明顯的細縱紋,常見發亮的結晶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,斷面較平坦,淡粉紅色,粉性。氣芳香,味黴苦而澀。
刮丹皮 外表面有刮刀削痕,外表面紅棕色或淡灰黃色,有時可見灰褐色斑點狀殘存外皮。
飲片
【炮制】 迅速洗凈,潤后切薄片,曬干。 本品呈圓形或卷曲形的薄片。連丹皮外表面灰褐色或黃褐色,栓皮脫落處粉紅色;刮丹皮外表面紅棕色或淡灰黃色。內表面有時可見發亮的結晶。切面淡粉紅色,粉性。氣芳香,味微苦而澀。
性味歸經
【性味與歸經】 苦、辛,微寒。歸心、肝、腎經。
功能與主治
【功能與主治】 清熱涼血,活血化瘀。用于熱入營血,溫毒發斑,吐血衄血,夜熱早涼,無汗骨蒸,經閉痛經,跌撲傷痛,癰腫瘡毒。
用法用量:
【用法與用量】 6~12g。
使用注意
【注意】 孕婦慎用,血虛有寒。畏菟絲子。忌胡荽。畏貝母、大黃。忌蒜。
【貯藏】 置陰涼干燥處。
牡丹皮小故事
有個老花農,整天伺候牡丹,為了冬天也能看到牡丹,他想了一個辦法:春天拿張紙,拿桿筆把牡丹畫下來。從幼芽出土就畫,一天畫一張,一直畫到落葉。因為他年年畫,時間長了竟畫了幾箱子,地里沒了社丹,就看紙上的。有人要買他的畫,他不賣,像寶貝似的保存著。這事驚動了花神,接著就出了蹊蹺事:他頭一天畫個牡丹幼芽,第二天就長起棵來,再一天又開了花。不用培土澆水,它自己在畫紙上會長,這事神了!
老花農有個獨生閨女,名叫愛花,眼下要出嫁了,老頭卻不說辦嫁妝的事,還是整天照護他地上的牡丹,紙上的牡丹。愛花心里快急得生了瘡,可是卻沒法說。到了上花轎那天,老花農捧出了一個不大的梳妝匣,上著鎖、貼著封條,他把鑰匙小心地交給閨女,愛花心里涼到底了,真不想接鑰匙。又一轉念:也許里邊是銀票?有了銀票到婆家雇人打嫁妝,買別的也行啊。
愛花娶到婆家,鬧喜的人見了這么一個小匣的嫁妝,說啥的都有,愛花臉上好像挨巴掌一樣難堪。可她想想匣子里的銀票,還是沉住氣了。等到夜深人靜,鬧房的走后,愛花和新女婿關好房門,小心地搬出小匣,打開鎖,撕去封條,輕輕掀開蓋細瞅,里面是一疊折得方方正正的紙。愛花急不可耐地拿出一看,哪里是什么銀票,竟是一張青枝綠葉粉紅色的牡丹畫。她越想越惱,一把抓過畫紙就撕。新女婿緊拉慢扯攔不住,手被擦破了,呼呼地淌血。愛花慌了,趕緊用手中的爛紙給丈夫擦血。誰知只擦了一下,血沒了,連傷口也不見了。兩人傻了眼,取開紙看看:是畫中的牡丹根,花還是鮮鮮亮亮的,一點血也沒沾,想不到它能治傷。愛花忙找撕碎的紙往一塊兒對,可哪里對得成,那些離了根的枝、葉、花眨眼工夫都枯焦了。愛花后悔得要死:這是無價寶,讓自己白白毀了啊!她不等回門的日子就跑回娘家,讓爹再繪畫張牡丹。老花農說什么也沒答應。
后來,愛花和丈夫就用這牡丹根給人治傷病,成了郎中。再后來,大伙兒都知道牡丹根有用了,丹皮也就入了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