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籍摘要】
①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:“蒼耳子,主治風頭寒痛,風濕周痹,四肢拘欒痛,惡肉死肌,膝痛,久服益氣。”
②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蒼耳子,炒香侵酒服,祛風補益。”
來源
本品為菊科植物蒼耳的干燥成熟帶總苞的果實
別名
蒼子、牛虱子、豬耳、菜耳、老蒼子
產地
分布于黑龍江、遼寧、內蒙古及河北等地。
采收加工
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,干燥,除去梗、葉等雜質。
性狀
【性狀】 本品呈紡錘形或卵圓形,長1~1.5cm,直徑 0.4~0.7cm。 表面黃棕色或黃綠色,全體有鉤刺,頂端有2枚較粗的剌,分離或相連,基部有果梗痕。質硬而韌,橫切面中央有縱隔膜,2室,各有1枚瘦果。瘦果略呈紡錘形,一面較平坦,頂端具1突起的花柱基,果皮薄,灰黑色,具縱紋。種皮膜質,淺灰色,子葉2,有油性。氣微,味微苦。
飲片
【炮制】 蒼耳子 除去雜質。
性味歸經
【性味與歸經】 辛、苦,溫;有毒。歸肺經。
功能與主治
【功能與主治】 散風寒,通鼻竅,祛風濕。用于風寒頭痛,鼻塞流涕,鼻鼽,鼻淵,風疹瘙癢,濕痹拘攣。
用法用量: 3~10g。
使用注意
【注意】血虛頭痛不宜服用。過量服用易致中毒。
【貯藏】 置干燥處。
蒼耳子小故事
話說明朝時,黃河兩岸各有一村,分別叫河東村和河西村。兩村有一個同樣風俗,就是每當新糧食收獲后各家嘗新時,第一碗給狗吃,第二碗敬神,然后家人才吃飯。其原因是狗用性命給村民們換來了治病的蒼耳子。
傳說早先河西村的人都患有一種鼻病,表現為鼻塞和多涕。鼻塞的特點一是間歇性,即白天勞動、活動時鼻塞減輕,夜晚靜坐、寒冷時加重。二是交替性,即側臥時,居下側的鼻腔阻塞,居上側的鼻腔暢通。多涕,就是經常流鼻涕,躺下后,鼻涕流入咽喉,不明病理的人誤以為是痰多。
此外,患者經常頭疼頭昏。村里有個郎中,對村民們說,這種病俗稱“囔囔鼻”,可用蒼耳子醫治。蒼耳是一種野草,很多地方都能見到,但偏偏河西一帶沒有蒼耳。村民們都很窮,無錢到藥店買蒼耳子。一位百歲老人說,河東村野地里有蒼耳。但是黃河水深流急,既無橋梁又無渡船。一個村民說,叫狗過去借蒼耳。這個村子共有兩條狗:黑母狗和它的崽子。
這一天,村民們把兩條狗帶到河邊。百歲老人對黑母狗說:“你游過黃河,在河東村野地里打個滾。若能沾些蒼耳子回來,就能治好全村人的病,全村老少永遠不會忘記你”。黑母狗點點頭,一下跳到黃河里。沒想到小黑狗也跳到了河水里。母子倆奮力向對岸游去。到了對岸,母子倆在野地里各打了一個滾,身上沾滿了蒼耳子,接著就返程。
沒想到,就在此時,忽然濃云密布。狂風大作,暴雨傾盆,黃河里掀起了成排巨浪。兩條狗艱難地游著,快到岸邊時,小狗沒有力氣了,老狗用頭使勁一頂,把小狗頂到岸邊,人們用手一拉,小狗上了岸。此時,一個大浪打來,老狗沉入水中……
蒼耳子在河西村長勢很好,藥力也極佳,很快就治好了人們的鼻病。同時他們的蒼耳子也有了名聲,藥商們都來購買。全村因此而富裕了,隨后在黃河建了渡口,通了渡船。這時才知道,河東村的人也害著這種病,但他們的蒼耳子效果很弱,治不了病。河西村感謝河東村的借種,對河東村免費供應蒼耳子。河東村感慨黑狗傳種喪命,也就定立了河西村的風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