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籍摘要
1.《醫學啟源》:“《主治秘訣》:去傷風頭痛,開腠理,解表,去皮膚風濕。”
2.《本草經疏》:“實表祛邪。主利肝肺氣,頭痛,風痹骨節疼痛?!?/span>
3.《本草備要》:“溫經通脈,發汗解肌。”
來源
本品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。
別名
柳桂
產地
主產于廣西、廣東及云南等地。
采收加工
春、夏二季采收,除去葉,曬干,或切片曬干。
性狀
本品呈長圓柱形,多分枝,長30~75cm,粗端直徑0.3~lcm。表面紅棕色至棕色,有縱棱線、細皺紋及小疙瘩狀的葉痕、枝痕和芽痕,皮孔點狀。質硬而脆,易折斷。切片厚2~4mm,切面皮部紅棕色,木部黃白色至淺黃棕色,髓部略呈方形。有特異香氣,味甜、微辛,皮部味較濃。
【炮制】除去雜質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性味歸經
辛、甘,溫。歸心、肺、膀胱經。
功能與主治
發汗解肌,溫通經脈,助陽化氣,平沖降氣。用于風寒感冒,脘腹冷痛,血寒經閉,關節痹痛,痰飲,水腫,心悸,奔豚。
用法用量:3~10g。
使用注意
孕婦慎用。
貯藏
置陰涼干燥處。
桂枝小故事
相傳清代浙江有一戶姓倪的富戶,一天,他的小妾生病。名醫金慎之診察之后 ,認為病人所患為傷寒。于是用了醫圣張仲景的名方“桂枝湯。”由于病人體質較弱,金大夫特意只用了桂枝 5 分(約 1.5 克)。病家拿了藥方到一家名叫“三益堂”的藥店抓藥,誰知藥店柜上新來了一個伙計,他竟然把桂枝的量抓成了 5錢(約 15 克)。病人服了取回煎好的藥后,次日就一命歸西了。倪家懷疑是大夫開錯了藥,于是把金大夫告上了縣衙。經過查對藥方和藥渣,才發現是桂枝的藥量出了致命的錯誤,金大夫才得以雪洗冤屈。為了警示后人,縣官還命三益堂藥店在死者的墓旁建立了一座“桂枝亭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