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古籍摘要】
1、《本草拾遺》:“草禹余糧,根如盞連綴,半在土上,皮如茯苓,肉赤味澀,人取以當谷,不饑……調中止泄。”
2、《本草圖經》:“敷瘡毒。”
3、《滇南本草》:“治五淋白濁,兼治楊梅瘡毒、丹毒。”
來源
本品為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的干燥根莖
別名
冷飯團、硬飯頭、紅土苓
產地
主產于廣東、湖南、湖北、浙江、江蘇、四川等地。
采收加工
夏、秋二季采挖,除去須根,洗凈,干燥;或趁鮮切成薄片,干燥。
性狀
【性狀】本品略呈圓柱形,稍扁或呈不規則條塊,有結節狀隆起,具短分枝,長5~22cm,直徑2~5cm。表面黃棕色或灰褐色,凹凸不平,有堅硬的須根殘基,分枝頂端有圓形芽痕,有的外皮現不規則裂紋,并有殘留的鱗葉。質堅硬。切片呈長圓形或不規則,厚1~5mm,邊緣不整齊;切面類白色至淡紅棕色,粉性,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;質略韌,折斷時有粉塵飛揚,以水濕潤后有黏滑感。氣微,味微甘、澀。
飲片
【炮制】未切片者,浸泡,洗凈,潤透,切薄片,干燥。 本品呈長圓形或不規則的薄片,邊緣不整齊。切面黃白色或紅棕色,粉性,可見點狀維管束及多數小亮點;以水濕潤后有黏滑感。氣微,味微甘、澀。
性味歸經
【性味與歸經】甘、淡,平。歸肝、胃經。
功能與主治
【功能與主治】解毒,除濕,通利關節。用于梅毒及汞中毒所致的肢體拘攣,筋骨疼痛;濕熱淋濁,帶下,癰腫,瘰疬,疥癬。
用法用量:
【用法與用量】15~60g。
使用注意
肝腎陰虧者慎服。
【貯藏】置通風干燥處。
土茯苓小故事
相傳5000年以前,大禹率數百部下在現在的山東西南部山區疏導積水,大禹每天都和部下一起用耒等工具挖掘沙石并一天同吃兩頓飯。有一天傍晚,伙頭來稟報:“大王,鍋里的米飯做好了,可以用飯了嗎?”
大禹這個時候用手摸摸自己的肚子,看看非常饑餓無力的人說,“開飯了!開飯了!”,大家都馬上奔去了。
銅鍋里的小米飯黃燦燦的冒著誘人的香味,伙頭用勺子給大伙盛飯,每個人的土陶碗里就放一勺,因為帶來的糧食不多了,只能節省著吃。當大禹把土陶碗伸過來時,伙頭給盛上一勺,剛要再搭上一勺時,大禹快速把碗抽回,他平靜地說:“算了,我吃多了,就會有人沒飯吃呢?!背灾?,伙頭偷偷對大禹說:“大王,咱的小米不多了,是不是派人回去運啊?”“啊?你不早說,今天天晚了,我明天派人去運吧?!?/span>
深夜,大雨驟降,如同瓢潑,用樹枝搭起的棚子漏水,大禹和部下起身蹲著,等待雨停,等待天亮。可天不隨人愿,天亮了,大雨卻沒有要停的樣子,天又黑了,大雨也沒見變小,大禹和眾部下餓著肚子在棚子里熬著。大雨一直下了兩天兩夜,山溝里的洪水漫上山坡,大禹和部下所處的大山變成一座孤島。大禹立刻指揮大家疏通洪水。
忙活了半天,當伙頭被濕柴冒出的黑煙嗆紅了眼睛,終于把最后的小米煮熟了。每人吃了幾口之后,大家又開始疏導洪水了。
人們兩天沒有吃飯了,圍山的洪水卻只退了一點點。大家的肚子在咕咕直叫,糧食,糧食在哪里?人們開始焦急了,偶爾有人來報:“又餓昏了一個。”大禹支撐起身子,看著洪水,竭力思考逃生的良策。他突然看到滿山的土茯苓,綠油油的葉子在陽光下閃動,被水沖出的塊莖頗顯肥厚。
大禹靈機一動,用力招呼部下:“弟兄們,我們不能在山上等死,我先嘗嘗這些葉子能不能吃?!闭f罷,他擼一把土茯苓葉子填進嘴里,用力一嚼,皺著眉頭咽下去。等了片刻,身體沒有不適感,肚子也不餓了。他大聲喊:“弟兄們,吃這些葉子啊,就是有點苦,但是吃了餓不死。”眾人一聽,紛紛把土茯苓葉子往嘴里填。大禹又招呼大家幫伙頭挖沙土里的塊莖,伙頭用銅鍋煮葉子和塊莖,人們又能一天吃上兩頓飯了。大家吃了幾天土茯苓的葉子和塊莖,保住了生命,有些腸胃有毛病的人還治好了。
圍困大山的洪水退去,大禹派人運來了糧食,他們又繼續疏導積水了。人們得知救命的植物叫土茯苓,為了不忘大禹冒著生命危險親嘗土茯苓,遂給它起名叫禹余糧。
土茯苓一般多是分布在長江流域的南部各省,這就是有關大禹親嘗土茯苓的故事,也因此有了禹余糧的名字。土茯苓全年可采,以秋末冬初采收較好。除去殘莖和須根,曬干;或新鮮時切成藥片,曬干,生用。味甘、淡,性平。歸肝、胃經。具解毒除濕,通利關節之功。